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花好月圆
 
标题导航
追薪出新招,别又成了肥皂泡
官网反腐期待更多机制撑腰□木须虫 
无标准的调和油只是“大忽悠”□苑广阔 
母亲求助组织部长亟待为官场“醒酒”□左崇年 
2013年09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母亲求助组织部长亟待为官场“醒酒”□左崇年 



  14日晚,浙江一母亲在微博上发文称,在国税局工作的儿子不能喝酒,却常常陪领导喝酒,并求助浙江省委组织部部长蔡奇“我该怎么做”。15日晚,蔡奇转发该微博问其子工作单位,称“今后可以不用喝酒了”。     (9月18日《新京报》)
  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位母亲在公务员儿子经常喝醉酒的万般无奈情况下,微博上求助省委组织部长“支招”,其实这是一种无奈辛酸的呐喊,这是一位母亲爱子心切的苦衷,是对公款吃喝应酬的反感。
  “官场酒文化”,成了官场上应付上级,联络感情,疏通关系的“黏合剂”,喝酒应酬成了“工作需要”的代名词。所谓“酒杯一端政策放宽”,“喝一杯给十万”的政策倾斜,让多少人“舍命陪君子”,醉酒掉进酒缸里毙命;让多少英雄豪杰酒桌上折腰,“因公牺牲”。无情的现实又能怎样呢?
  在如此“官场酒文化”的现实窘境下,每年喝掉相当于两个西湖的酒量,让公款吃喝“酒不醉人人自醉”,三公消费成了“红脸关公”,“年年喝,月月累,天天喝,日日醉”,而一发不可收拾了。
  救救这位母亲当公务员的儿子,让他尽快醒酒,只要部长一句话,是件十分容易的事。但是要让公款吃喝应酬“永不醉”恐怕就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了,不仅要权力关进笼子里还要用制度让“酒葫芦”们醒酒,最根本的是要用健康文明向上的廉洁文化来改造官场酒文化。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