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元鹏
本月起,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安部、国家食药总局等联手在全国范围打击黑诊所、医托行骗等非法行医行为。10月5日,记者了解到,国家卫生计生委已将设立投诉举报电话(010-12356)列入议程。 (本报今日A15版) 全方位打击黑诊所和街头游医,是整治医疗环境的一个手段,却不是唯一手段。事实上,有关部门在打击医疗乱象中,也是出了力、尽了心的。在一次次的打击中,黑诊所、街头游医却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是野草生命力多么顽强,而是社会给野草提供了生存的环境和土壤。 黑诊所和街头游医缘何能够生存?为什么能够“春风吹又生”?这就是有需求的市场,这个市场就是老百姓。我们也可以在这样的尴尬中,寻找出医疗乱象真相的发展路径:医疗市场的唯利是图造就了看病贵,看病贵逼走了草根患者,草根患者又为黑诊所和游医提供了生存土壤。 但是,且慢把责任推给老百姓,在这个路程中,去掉中间环节可以得出一个“短途路径”:看病贵才是黑诊所和游医的生存土壤。 到非法诊疗场所去看病的群体中,是那些在城市里风雨飘摇的打工者,是那些生活没有保障的草根,是那些虽纳入医疗保险范围却形同虚设的群体。对于这些群体,他们不会不知道在这些场所看病的风险是什么,他们也不会不知道正规医院的医疗技术有多好。而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无不是一种无奈的选择,甚至可以说是无法选择。 在黑诊所里几十块钱可以看好感冒,在正规医院可以吗?在黑诊所里生个孩子几百元钱,在正规医院行吗?在黑诊所里可以像买青菜一样讨价还价,在正规医院你敢吗?面对大医院里拥挤的排队现象,面对患个感冒都要花几百元的现实,面对不管什么病都要让你拍个CT片的无奈,本就没有多少保障的老百姓也只能到黑诊所和街头游医的黑屋去瞧病了。 打击黑诊所和街头游医,仅重拳痛击于事无补。换一个角度,规范正规医院的就医行为,看病不难了、不贵了,这些黑诊所、街头游医自会遁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