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重阳晚照明
 
标题导航
若心存孝心,敬老何须待重阳
惩治失信不能让法院“一个人战斗”
治理出租车乱象,机制改革是关键
16条生命失踪多日两百字通稿太短
2013年10月1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治理出租车乱象,机制改革是关键



  舒圣祥 

  10月14日是“世界标准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近日正式批准发布35项国家标准。其中,最新修订的《出租车运营服务规范》中明确规定,乘客上车前,司机不得有询问乘客目的地等挑客行为;别吃带异味的食物;乘客对出租车的投诉,出租车公司要在24小时内处理等。
         (10月13日《新京报》)
  出租车运营需不需要国家标准?说实话,太需要了。放眼全国各地,出租车服务真正诚实而文明的地方,可谓少之又少。拒载、不打表、绕路、不文明驾驶、飙脏话抽烟之类行为,或多或少都存在。正因为不文明现象大量存在,所以出台国家标准进行规范非常有必要;但又因为当下现实的“起点”实在有点低,人们对高标准严要求的新国标能否严格落实到位,甚至缺少最起码的信心——写着是很好看,可毕竟也只是好看而已。
  按照《出租车运营服务规范》的要求,的哥应使用包括“很高兴为您服务”、“请系好安全带”、“请记住我的车牌号”、“您需要打开空调吗”等26种中文和英文用语——如果的哥能够做到这样,那应该算是五星级的服务标准。可连拒载、不打表、绕路等最起码的诚实经营都做不到,服务用语再标准、再规范,不仅会讲英语,还会讲西班牙语,又能怎么样呢?
  很大程度上,当前的出租车乱象是管理不力的结果。而这又与采取出租车公司制度的管理懒政密不可分。因为不给私人发放出租车牌照,司机即使自行出资购车,承担全部运营费用,还要给出租车公司交“份儿钱”。谁都看得出来,这很不公平。之所以取消出租车公司的舆论呼吁多年放空炮,之所以出租车公司作为中间食利阶层“份儿钱”只增不减,唯一的理由就是为了管理方便。
  那么多的个体工商户,虽然没有一家“个体工商户公司”,但却也能井井有条。为什么本质上早就是个体经营的出租车,却必须挂靠一家出租车公司才合法,这是说不过去的。如果本质的痼疾不解决,那么出租车运营国标所换来的,将不过是一个死循环:因为管理不力所以需要出台国标,落实国标又必须加强管理——如此往来复去,出租车运营国标能不是装样子吗?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