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制度只认钱,难怪银行太薄情
安全教育变电视购物,少拿“初衷”遮羞
永不再建项目或重建,不是胆识是失信
高价卖进京户口指标背后是户口红利作怪
2013年10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全教育变电视购物,少拿“初衷”遮羞



    徐莉程山大 
  “xxx的家长:13日上午8时20分,请家长提醒孩子收看滁州某频道播出的‘学生安全与素质培养’专题教育片,并写好观后感,周一交给班主任。”近日,安徽省滁州市各个学校的几万名中小学生家长,不约而同收到这样一条通知,谁知让家长们大跌眼镜的是,名为“安全教育”,实则为电视购物广告。当地教育局称,初衷是好的,以为某电视频道提交来的是“安全教育片”。          (本报今日A23版)
  教育局好像到现在还没有搞清楚事实真相。他们虽然发出了紧急通知,但是电视广告已经播放,孩子们已经奉命看完,再紧急的通知也不能让时光穿越到从前。教育局在事情还没有查清之前,首先强调说“教育部门的初衷是好的”,来为自己卸责。
  这里,我以为有三层意思需要明确:一是,到底是不是“初衷是好的”,还是应该在调查之后得出结论。假如具体人员和商家有牵连,存在放纵问题发生的故意,甚至背后有利益输送,这个“初衷是好的”就靠不住;二是,“初衷是好的”,也不能成为卸责的挡箭牌。即使从法律、纪律的角度看,“初衷是坏的”肯定会加倍惩处,但“初衷是好的”也不能免责;三是,作为有责任的当事人,本来就不应该强调“初衷是好的”。最多应该有行政相对人或独立第三方来说,以表示都官员的谅解,官员自己是不应为自己寻找卸责的挡箭牌的。
  事实上,在中国官场,“初衷是好的”已经成为一切犯错误官员卸责的万能遮羞布。每当错误发生,官员自己都会强调“动机是好的”。现在甚至发生这样一些现象:因为“初衷是好的”可以为官员卸责,于是一些官员只要觉得这件事有一个冠冕堂皇的目的,就可以无视法律、无视群众利益去胡作非为。这时候,“初衷是好的”已经不仅是犯错误之后的卸责借口,而且成了不依法行政的理论根据了。这样的“初衷是好的”早已异化成违法的帮凶了。
  应该撕碎官员“初衷是好的”遮羞布,办法就是坚持动机和效果的统一论。不是只看动机,同时也要看效果,并且反过来,用效果检验动机。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里说,唯心论者强调动机否认效果;机械唯物论者强调效果否认动机,我们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动机和效果统一论者。一个人做事只凭动机,不问效果,等于一个医生只顾开药方,病人吃死了多少他是不管的。试问这种立场也是正确的吗?这样的心也是好的吗?
  我们希望手握公共权力的官员要勇于承担责任,再也不要说“初衷是好的”这样的废话。而更需要用事实教育他们:当错误发生后,强调“初衷是好的”也并不能卸责,从而自己免开尊口。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