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新华社记者 魏董华 近日,北京警方破获一个以金吉列出国留学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相关人员为主,出售应届大学毕业生进京户口指标的犯罪团伙。一个应届大学毕业生进京户口指标经层层倒卖,最高要价竟高达72万余元,其背后正是“户口福利”带来权力寻租的动力。 户口附着的居民福利的差别,往往牵涉社会公平。户口牵扯出的或辛酸或愤懑的故事,一直没离开过公众的视野,没有曝光的“高价”户口也许更多。 在一些“户口福利”高的城市,能否落户成了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参考指标。外地人对落户北上广等大城市的向往,实际上代表了一种现实的利益诉求。户口对应的社会身份,牵涉到从出生、上学、就业、社保到结婚、生子等各方面可以享受的不同社会福利。 尽管不少城市对非户籍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做了很多努力,但户籍差异仍意味着不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大城市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让其户口附加值不断加码。逐步缩小户口附加值差距,把每一个公民都纳入权利保障视野,消除公众对户口的权利焦虑,这些都是户籍制度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 今年年初的全国政法工作会议要求,稳妥有序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让人们有了更多的期待。与此同时,如何控制城市人口也成了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现实难题。是继续扎紧篱笆,还是适度放宽条件,更为人性化地解决户籍难题,这些都考验着政府的管理智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