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先任 去年7月2日,因为当地群众的反对,四川宏达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00多亿元的钼铜冶炼项目退出四川什邡。什邡市政府也做出表态,这个规划年产4万吨钼产品、全球最大的冶炼项目将被停建,并承诺今后也不再建设。时隔一年,什邡市民反映,什邡市政府重新开始向市民宣传钼铜项目,这是否意味着曾经承诺永不再建,如今又旧话重提?(10月15日中国之声) 时隔一年,什邡市政府再次宣传钼铜项目,指派基层干部下基层宣讲,分发传单,在当地媒体进行宣传报道,请各界人士前往外地参观考察钼、铜等金属冶炼企业,还聘请冶炼专家到什邡,面向公众讲解有色金属冶炼的相关知识……意图其实比较明显,没有点破而已。 在这种“铺陈”下,当地部分民众的情绪其实也有所松动。据报道,去年曾经激烈反对上马这一项目的一些网友,开始在网络上公开表示支持钼铜项目重启。这是当地政府吸取经验教训,开始重视民意的表现。当初民众极力反对,也是因为对污染的担忧,而政府决策不透明不公开,这一项与老百姓利益息息相关的决策,居然撇开了民众,没有事先征求当地居民的意见,没有进行相关知识的科普和与当地居民进行沟通,虽然去年准备开工之前,这一项目已经通过了环保部的审批,却被汹汹民意阻挡了下来。现在旧话重提,能否赢得百姓的支持呢?可以肯定,怎么都会有一部分民众反对。这是考验当地政府政治智慧的时候。 这一冶炼项目是否还想在当地卷土重来,自己曾经公开表态永远停建项目,现在又有意向重启,会不会让老百姓认为食言?当地政府又该如何应对?什邡市副市长李先辉说“发展才是硬道理”。确实如此,但前提是要保证这种发展不影响生态,不破坏环境,不干扰到民众的生活,而且这种发展,也要能让民众得到实惠。引进这么大个项目,民众能得到多少实惠?对当地居民就业,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有否好处?要多从这些方面入手,许诺并真正带给民众好处,而不是麻烦和伤害;让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做到公开透明,让民众全程参与监督,这样当地居民才会真心欢迎。 如果什邡市重新上马钼铜冶炼项目,能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带动他们一起发家致富,而不是只带给当地政府GDP增长的政绩,人们就不会质疑当地政府的言而无信,当地政府对自己去年的表态食言,也就不是什么丢脸的事,反而会被人认为是一种勇气和胆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