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样的案件,只因报案者身份不同,却收获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看得见的功劳乐此不疲,默默无闻的服务却逃而避之,选择性服务折射出部分地区功利化的政绩观。因此,“老外代报案”并非民众对外国人享受特权的不满,而是对部分地区政府部门歪风的控诉。
两张照片在网络上一出现立即引起围观,照片拍的是出现在安徽合肥街头的两幅小广告,一幅写道:“老外代报案:失物找回,百分百破案”,另一幅写道:“外国人代报案:警方重视,破案率高。代找苹果手机,价格面议”,下面附上联系电话及QQ号。 (本报今日A15版) 一张短短的“老外代报案”广告,引得无数网民为之泪奔,看似有些矫情,但却与“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异曲同工,刺痛了国人“低人一等”的敏感神经。 其实,“老外代报案”实际上是报假案,从法律意义而言,是一种违法行为。违法之举受推崇,在于老外报案的高效。美国人的马匹丢了,北京警方小跑二十多公里一路追回;日本人的单车丢了,武汉警方仅用了三天就迅速破案;俄罗斯人的护照丢了,宁波警方翻了五吨垃圾将其找回;德国人的背包落在了出租车后备箱里,洛阳警方通过稽查布控系统,仅用了1个小时就找到了出租车司机,使背包完璧归赵……老外报案,当地警方便摆出鞠躬尽瘁的姿态,办案劲头也高涨了许多,诸如“翻垃圾”之类难以想象的苦差事让民众惊奇不已。 对此,民众不禁会反问:如果是中国人丢了东西,当地警方还会如此卖力吗?不难想象,丢失单车、背包等案件只能算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恐难以勾起警方的兴趣,普通民众即便报警,恐怕只会得到一个石沉大海的结局。 同样的案件,只因报案者身份不同,却收获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究竟是无力为之还是无心为之,恐怕已不言而喻,而这正是“老外代报案”的生存之道:以老外的影响力获取警方高效服务。老外报案易于吸引民众的注意力,镜头下的功劳可被无限放大,对警方而言无疑是树立光辉形象的良机,绞尽脑汁破案尽显当地警方足智多谋的“本色”。而普通民众报案则无人问津,即便破案也得不到公众的认可,徒劳无功之举成了警方“趋利避害”的必然选择。因此,“老外代报案”并非民众对外国人享受特权的不满,而是对部分地区政府部门歪风的控诉。 看得见的功劳乐此不疲,默默无闻的服务却逃而避之,选择性服务折射出部分地区功利化的政绩观。当下,对于部分政府部门服务意识欠缺的谴责声已难平息,接连曝光的“办证难”问题足以反映出民众内心的焦虑,“内外有别”更刺痛着民众渴望政府转变作风的心。 为老外迅速破案,看似是一种执法能力的宣传,实则为崇洋媚外、怠慢民众的镜子。当地警方不能只把“老外代报案”以广告论之,更应看到背后寄予的某种鞭策和民众愿望,否则,民众维权靠老外不只丢了当地警方的脸,更让国家形象为之蒙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