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要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城事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多部委与多套养老方案设计者们为期两天的闭门会议在养老制度上达成了多项共识。其中,延长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和养老金实行并轨已基本没有悬念。目前,多方在顶层设计的规划、养老制度的安排以及如何实现上述制度这三大问题上达成了方向上的共识,但所涉及的具体养老方案以及相关政策何时出台均无定论。 (本报今日A14版) 多部委对养老金多轨制“并轨”,高度一致地认为是“不值得讨论的问题”,这在事实上不仅认识到其存在的不合理性,更承认已经到了“早晚”要“并轨”的问题。 现实的情况是,这种不合理的养老金“双轨制”,已经成为设置在养老金制度改革道路上的一个巨大障碍,这个障碍不清除干净,涉及企业职工利益的养老金制度做任何改革或是调整,都会引发“民怨沸腾”,尽管以科学态度来看待延长企业职工养老金缴费年限,以鼓励性的多缴多得来稳步推进“延迟退休”委实可行,也成为多部委高度共识的“发展趋势”,确实很务实,但如果不把养老金“并轨”作为改革的前提,人们注定依然很难接受,其实这不仅是牵涉企业职工利益问题,更关系到政府对于“既得利益”群体和广大普通劳动者,两者利益之间的公平权衡,关系到国家的公信和社会的稳定。 尽管多部委在公众关切的养老制度方面达成多项共识,尤其是对于养老金“并轨”上的高度共识,更让公众可期,但共识要成为行动,要解决“早晚要解决的事”,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却表示“相关政策何时出台均无定论”。笔者认为,既然多部委已经形成共识,并且养老金并轨“已是个无需讨论的问题”,“是早晚的事”,那就应当宜早不宜晚,早改比晚改注定要“省心”不少,而且早改革更体现出“壮志断腕”的决心和信心,更能彰显“打铁还需自身硬”的作风,看到对涉及政府公务员利益的改革能够大刀阔斧的向前推进,关系到普通企业职工养老金制度的改革自然会迎刃而解、顺风顺水。 因此,当务之急,相关部门应当拿出养老金“并轨”改革的“时间表”,用对自身利益改革的实际行动来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检阅与考量,让世人都看到我们政府改革的决心与魄力,否则,光说不练,“早晚的事”早晚不办,这样的共识没有任何意义。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