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要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城事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最近,多家媒体持续关注北京公交一卡通“退卡难”现象。据报道,北京市截至目前已发放超过6000万张公交卡,但仅有69个网点可办退卡手续;如果出现卡片损毁情况,只能去11个指定网点退卡,且卡内余额需等7个工作日之后再次返回网点领取。 (10月19日《新京报》) 公交卡“退卡难”只是一件民生小事,遭民众诟病多年却得不到解决,并非因为完善这项服务有多复杂,而是因为有关部门没有找准提升公共服务的有效途径。 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技术、人员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往往不是问题,有没有为民分忧的端正态度才是关键。北京交通部门曾将“退卡难”归因为技术原因,但有专家称,通过软件更新的方式实现全“办卡点退卡”在技术上几乎无难度。 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不能墨守那些早已被实践证明不合理的规章制度,而应与时俱进地调整和完善管理模式。从2006年北京全面推广公交一卡通至今,退卡网点少、手续复杂等问题,多次成为舆论热议的话题,但有关方面对此却置若罔闻,依旧沿袭过去那种管理模式,这显然是不应该的。公众的诉求应是完善公共服务的指南,只有积极听取公众的意见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才能有效改进服务。 一张公交卡,就是检验公共服务的试金石。解决百姓诟病已久的问题,切实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市政管理的形象。在过去几年的讨论中,关于如何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问题,大家已经有非常充分而成熟的讨论,有关方面如果真想解决问题,只需以正确的心态和姿态积极“打捞”民智,就能有不少的启发。怕只怕,在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的问题上,有些部门是“非不能也,实不为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