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广而告之
 
标题导航
拨亮这颗火种,温暖英雄的心
保洁员吃学生剩饭
对加强版限娱令须有“限权令”
供暖费不降也该出示明白账
2013年10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供暖费不降也该出示明白账



  □邓海建 

  天气转凉,北京市18日发布消息称,从10月21日开始,先后进行3次气象会商,依据气温变化确定2013年冬全市供热时间。今年有许多地方的老百姓质疑,从去年以来煤炭价格一直在下降,为什么供暖费却雷打不动?官方回应称,是因为运费等成本上涨。
         (10月20日中国广播网)
  煤价跌跌不休,热价雷打不动,这很难说服民众。2013年煤炭价格大幅下跌,标准煤每吨价格比2012年下降了将近200元钱。说起来,煤价在热价成本中占比6成,那么,为何大幅下降的煤价却不能影响终端服务价格?
  成本与供求如果不能决定价格,这显然悖逆了市场经济中的价值规律。供热部门的说法也不是没有道理,煤炭价格虽然跳水了,但很多影响成本的因素却涨价了,比如环保成本高了、人工与材料消耗成本也高了,运输费用就更高了。这样比对下来,煤炭降价的利好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加上热价长期属于政府定价,因一直倒挂而实施政府补助,没涨价就很够意思了,又怎可能降价?
  听起来很有道理,但还是架不住两个问题。一是《价格法》第23条规定:“制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用事业价格、公益性服务价格、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等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应当建立听证会制度,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主持,征求消费者、经营者和有关方面的意见,论证其必要性、可行性。”煤价发生大变化,就算热价要维持不变,是不是也该双向沟通、诚意听证一下?二是煤炭涨价的时候,热价据此“顺杆爬”,煤炭降价的时候,热价又大谈“行业特点”,是不是意味着在热价的“字典”里不会有“降价”二字?价格在明处,成本在暗处,这种原地不动的定价法则究竟谁吃亏、谁暗爽,恐怕不能总是由供热扮演“窦娥”吧。
  有一点是肯定的,从概率上说,今年煤炭价格大幅下跌,与人力、运输等其他因素的价格上涨,不会轻易就百分百相互抵消。那么,就算供热企业吃亏了,也得拿出笔明白账,告诉消费者,原价不变的供热服务中,哪些成本上涨或下跌了,企业利润加成多少,地方财政补贴几何……如果没有公开透明的核算、公平正义的监管,总是笼统地来个“大致相当”,这只会增加猜忌与流言。有时候,“差不多”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差太多”的寻租。
  供暖季临近,面对消费者心头的疑虑,职能部门也该拿出一份客观而有公信的账单,让真实数据说话,让经得起推敲的逻辑解答。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