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焦点
 
标题导航
“舌尖护卫队”该让监管者脸红
“骂人服务”揭开了社会心理病症□木须虫 
“被举报因得罪人”是种强权逻辑□张永琪 
对“死亡路段”岂能止于提醒□苑广阔 
2013年12月0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死亡路段”岂能止于提醒□苑广阔 



  公安部交管局日前总结出了十个比较危险的路段,其中多个路段通车以来因交通事故导致死亡者超百人。公安部提醒广大司机,在行经这些事故多发路段时一定要格外小心。    (12月3日《西部商报》)
  由公安部门把这些危险路段公之于众,提醒过往的车辆提前做好各种防范工作,提高警惕心理,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在笔者看来,仅有这样的公开和提醒,还远远不够,对这些已经屡屡酿成重大人员伤亡的“死亡路段”进行彻底的整治,降低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无疑比公开更重要,也更迫切。
  原因很简单,虽然有了公安部门的公开和提醒,过往司机到了这些路段的时候,可以提高警惕,加强防范,但是一方面,全国每天都有成千上万辆车经过这些“死亡路段”,却未必每一位司机都能看到公安部交管局公布的这份资料;另一方面,从有些路段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来看,并非是过路司机不够小心,不够警惕,而是路况太危险、坡度太大等客观条件所限,想避免事故都避免不了。
  所以说,公安部交管局公布这些“死亡路段”,发布预警信息确实很有必要,但如何督促地方政府和交管部门针对这些“死亡路段”拿出稳妥的整改方案,采取积极的整改措施,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其实从已经公布的这些“死亡路段”的具体情况来看,地方政府和交管部门并非没有办法来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和交通事故死亡率。
  应该说,这些问题的存在,并非没有解决办法,只看地方政府和交管部门愿不愿意解决,愿不愿意把过往司机和公众的利益放在一个更高的位置来看待。
  面对已经发生过和未来必然还会发生的交通事故,交管部门一份公开报告,显得实在有些太轻飘飘,也太无力了。如果不尽快对这些路段进行彻底的整治,完善和修正,未来交通事故的记录和死亡名单都会继续拉长。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