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2014第一天·新政
 
标题导航
若是“好官”,何怨禁令之多
农民工又被踢这座城该反思□刘凯玲 
禁止挖人才
节日封闭商业区,这种柔情太难懂□郭元鹏 
抗日剧用“日本歌”,伤了民族尊严□毕晓哲 
“机关游”新鲜别小视其意义□苑广阔 
别光说狠话还得放狠招□王攀 
2014年01月0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若是“好官”,何怨禁令之多



  购物卡清退了,饭局没了,工作餐标准降了,连吸烟也不让了,如此一对比,真的是“越来越不好当了”。但转念一想,不对啊,从前这些所谓的福利待遇本身就是超标的啊,现在“不好干”的话外音是以前“太好干”、“没干好”吧。
    □本报评论员 王首荣 
  对党政机关工作人员来说,2013年可谓“禁令之年”。“一条接一条,管得是越来越细,看来以后公务员是越来越不好当了,公务员职业的下行趋势估计是不可避免的了。”在公务员系统中工作8年的一位科级官员对记者感叹。
        (本报今日A10版)
  听着这位官员的感慨,笔者也略感同情。从前确有极个别人端着“铁饭碗”过得真是优哉游哉的生活:说是朝九晚五,偶尔出去逛个街、接个孩子,一点不耽误上班;说是上班,有时闲得很,不得不网上聊天、炒股、玩游戏打发时间;再者,平时过节小发过年大发,购物卡、电影票必不可少,甚至还能每年去外地“开会”放松一下……而现在呢,购物卡清退了,饭局没了,工作餐标准降了,连吸烟也不让了,如此一对比,真的是“越来越不好当了”。但转念一想,不对啊,从前这些所谓的福利待遇本就是超标的,现在“不好干”的话外音是以前“太好干”、“没干好”吧。
  2013年以来,各部门至少出台了14部约束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各项行为的规定,几乎涵盖了公务员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他们头上的“紧箍咒”。有地方官员笑侃,2013年的官场是“官不聊生”,可见这些规定并非“一阵风”,而是对官员官场有了切实的触动。与个别官员抵触“紧箍咒”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众拍手叫好。在公众看来,这些事无巨细的禁令,直指当前公务员队伍中的歪风邪气,非常有针对性,既是防微杜渐,也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一种表现。所以便有了各种“叫苦”和叫好的交叠,这种高度关注再一次提醒我们:公务员与其他职业不同,有其特殊性,它被人民赋予行使公权力的职责,被视为“铁饭碗”。有的人挤破头也要插进公务员队伍,或许正是看到了“特权”,而那位官员之所以叫苦也正是看到了“特权”在一点点剥离。
  事实上,“铁饭碗”从来就不是一份容易的工作,如果仅仅把它当作一份混日子的工作,的确不难;但如果真正行使为民的职责,就必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那就真的不易。要让“铁饭碗”公正公平地行使公权力,就必须褪去“特权”外衣,不仅需要公务员转变观念,更需要社会为其降温,改变自古以来“官贵民轻”的思想。2013年春节前,李克强外出考察时对返乡的农民工曾说过一句话:“我在政府,是给你们打工。”这对捧着“铁饭碗”的人来说,不仅是观念的“大逆转”,也是一种警醒。
  规定其实并无创新之处,往年也有,只不过2013年动了真格,且对违纪行为一直采取高压态势。所以,那些拿了不该拿的钱、抽了不该抽的烟、吃了不该吃的饭、道德失范、纪律涣散的“铁饭碗”慌了,笔者倒想奉劝一句,与其抱着“铁饭碗”发牢骚、抵触本该遵循的行为准则,不妨放下身段,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改变工作作风,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人民满意了又怎会发出“公务员越来越不好当了”的感慨。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