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日上午,中共南京市委大院首次对外开放。去年12月17日,南京市政府宣布,从2014年1月1日起,每年的1月1日、5月1日、10月1日,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南京市人民政府、南京市政协办公大院将面向公众开放,但“开放日”不接待散客,想要参观需预约登记。 (据中国广播之声) 南京政府宣布设立党政机关“开放日”如同开设“机关一日游”,依照笔者的看法,这绝不仅仅是丰富了广大游客的旅游项目这么简单,而是有着更加积极的现实意义。 首先,“机关游”的推出,有利于政府机关的“祛魅”。在普通公众眼里,对现代政府机关仍旧有一种或浓或淡的“衙门情结”,总觉得政府机关是禁区,尽管心里也怀有浓厚的兴趣想去参观一番,但还是在一种敬畏心理下望而却步。如此一来,政府机关倒是威严了,却失了亲和力。而现在推出“机关游”,欢迎普通民众走进机关大院,感受政务氛围,无疑将起到很好的“祛魅”作用,消除公众对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好奇心理,同时也拉近了政府机关与普通百姓的距离。 其次,政府机关从“壁垒森严”到“对外开放”,有利于发挥公众对政府的监督作用。政府公职人员的一言一行都置于游客的眼皮底下,无疑就大大提高了政府公职人员工作的透明度,客观上必然会起到一种约束作用。从某种角度说,这也算是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监督。 所以,只要做好“机关游”的细节完善工作,比如维持好游客进入的秩序,避免游客参观打扰正常办公等等,那么它完全可以走出南京,走出江苏,在全国各地推而广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