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2014第一天·新政
 
标题导航
若是“好官”,何怨禁令之多
农民工又被踢这座城该反思□刘凯玲 
禁止挖人才
节日封闭商业区,这种柔情太难懂□郭元鹏 
抗日剧用“日本歌”,伤了民族尊严□毕晓哲 
“机关游”新鲜别小视其意义□苑广阔 
别光说狠话还得放狠招□王攀 
2014年01月0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机关游”新鲜别小视其意义□苑广阔 



  1月1日上午,中共南京市委大院首次对外开放。去年12月17日,南京市政府宣布,从2014年1月1日起,每年的1月1日、5月1日、10月1日,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南京市人民政府、南京市政协办公大院将面向公众开放,但“开放日”不接待散客,想要参观需预约登记。
    (据中国广播之声)
  南京政府宣布设立党政机关“开放日”如同开设“机关一日游”,依照笔者的看法,这绝不仅仅是丰富了广大游客的旅游项目这么简单,而是有着更加积极的现实意义。
  首先,“机关游”的推出,有利于政府机关的“祛魅”。在普通公众眼里,对现代政府机关仍旧有一种或浓或淡的“衙门情结”,总觉得政府机关是禁区,尽管心里也怀有浓厚的兴趣想去参观一番,但还是在一种敬畏心理下望而却步。如此一来,政府机关倒是威严了,却失了亲和力。而现在推出“机关游”,欢迎普通民众走进机关大院,感受政务氛围,无疑将起到很好的“祛魅”作用,消除公众对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好奇心理,同时也拉近了政府机关与普通百姓的距离。
  其次,政府机关从“壁垒森严”到“对外开放”,有利于发挥公众对政府的监督作用。政府公职人员的一言一行都置于游客的眼皮底下,无疑就大大提高了政府公职人员工作的透明度,客观上必然会起到一种约束作用。从某种角度说,这也算是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监督。
  所以,只要做好“机关游”的细节完善工作,比如维持好游客进入的秩序,避免游客参观打扰正常办公等等,那么它完全可以走出南京,走出江苏,在全国各地推而广之。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