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广东省“两会”召开之际,农工党广东省委提交《关于完善政府涉及民生重大政策决策监督考评制度的建议》的提案,建议每年由省人大根据征集的公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重大政策决策执行效果进行评价,对政策制定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合的应当予以纠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启动问责。 此提案指向的是一个非常现实而重要的问题。以广州市“黑漆路”为例,2010年耗资4920万元将16座高架桥路面用黑漆替代沥青,当年就出现黑漆脱落、车辆打滑等问题,最终停止使用。一起明摆着因决策失误造成巨额财政损失的事件,最终仅以一句“试验失败”轻轻带过。 一些行政决策流于草率,结果浪费公帑却未被追责,也并非完全没有问责和绩效考核机制,问题在于所设机制往往流于纸上谈兵。究其更深的原因,则是问责、绩效考核等多来自政府部门内部,约束力有限。很多时候的所谓问责只限于“内部处理”,是否真正问责,问责力度如何,外界无从得知。 不让“试验失败”成决策失误的万能借口,舆论监督自然很重要,但“黑漆路”等教训已经证明监督与追责力度的不足。相关部门对决策失误存在的失职渎职行为进行倒查追责,当是必行之路。 (1月14日《新快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