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综合消息 2月13日,记者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省于即日起启动“乡村记忆工程”。目前,首批20个单位已着手试点。 “乡村记忆工程”是对农村历史街区、传统民居院落等物质文化遗产和生产、生活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原生态的保护工程。重点在文化遗产和传统乡土建筑富集、保存基础条件较好、文化底蕴深厚的乡村和社区,因地制宜建设民俗生态博物馆、社区博物馆、乡村博物馆,收集和展览富有地域特色、节庆习俗等,实现对文化遗产的整体性和真实性保护。 山东省文物局局长谢治秀介绍,根据工作规划,利用半年时间,选取20个遗产资源保存丰富、具有代表性的城镇、村、居作为试点单位。形成经验总结后,进行全面铺开,力争年底前完成第一批试点社区(乡村)博物馆的改造布展工作,让每个市都有样板,然后争取2-3年完成“乡村记忆工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