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江
仅仅一年之间,中国铁建便实现了从“天价招待费”到“清零”的华丽变身,来自公众的监督和舆论的挑刺,看来并非毫无用处,而是相当管用,至于上市公司的财务纪律,更是雷厉风行到了令人刮目相看的地步。 而真实的情形是,上市公司通过会计科目的调整隐匿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开支项。以中国铁建为例,虽然曾引起极大关注的8.37亿元“天价招待费”,在2013年年报中销声匿迹了,甚至连“业务招待费”项目都已取消,但年报中的“其他”项却从2012年的22.4亿元增加至32.26亿元,一年暴增了9.86亿元。而对于会计科目变更一事,中国铁建在年报及会计政策变更中均不见任何说明。既然如此,公众投资者其实有理由怀疑,消失的招待费项目,是否被合并入“其他”项中,而假如其他项的暴增正来自招待费并入的话,“天价招待费”恐怕不降反增。 从这个意义上说,招待费“清零”后,招待费可能已隐姓埋名。而相比“天价招待费”本身,上市公司年报的随意性与隐匿性以及其中究竟还有多少可以往里装的“糊涂账”,这无疑更令人担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