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一幅“河南信阳城管扫大街”的照片受到广泛质疑。照片中,十余名身着制服的城管队员手持扫把站成圈形清扫街道,不仅姿势别扭,而且地上无明显垃圾,被媒体指为“作秀”。信阳城管支队回应称,“照片肯定不是摆拍,只是选取角度不太好”。 为什么刊登在当地报纸上的照片偏偏就是这一幅呢?一边质疑,一边否认,倒是提出了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是不是“作秀”究竟谁说了算? “作秀”就是形式主义,公开承认需要勇气。但形式主义并非始于今天,又有几人公开承认过自己的行为是形式主义呢? 被质疑、批评,至少说明有瑕疵。本着“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目的,虚心接受质疑和批评,长远看有益无害。但要清除并非易事,要有刮骨疗毒的勇气,也要有不留余地的决心,关键是心要诚。这就像清扫大街,只有真心实意去做,才能发现平时不易察觉的垃圾,还街道清洁卫生。 (5月9日新华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