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乔志峰 在河南长葛市行政服务中心,每个窗口上方都有一个摄像头在实时监控。大厅共有3套监控系统,涵盖安全、纪律和纠风,总数超过100个,目的就是监督工作人员更好地服务群众。 (9月17日《大河报》) 3套监控系统、100多个摄像头,密密麻麻的,真壮观。这么做,出发点当然是好的,折射出该行政服务中心开诚布公接受公众监督、全方位提高服务水平的决心和信心。 不过,设这么多摄像头有没有必要?是不是会造成浪费?特别是如果后续的管理和维护跟不上,不长时间都坏了,那么钱岂不就白花了?这并非瞎猜疑,此前就有媒体曝光过某些地方耗巨资安装的摄像头,最终瞎的瞎、坏的坏,沦为了摆设。 摄像头虽多,会不会“选择性失明”?也就是说,万一起了争执,如果监控视频对自己有利,官方当然很乐意将其公诸于众;当遇到监控对自己不利的情况时,他们还会痛痛快快地将视频拿出来吗?千万不要像有的地方那样,拿摄像头坏了之类的借口来搪塞,拒不公开。 摄像头不过是一个工具,再严厉、再严密的监督措施,也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服务态度的问题,还是要靠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能提高认识、真正增强责任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