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科院等发布住房绿皮书,指出2013-2014年商品住宅首现过剩 12月26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住房绿皮书: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14-2015)》。报告指出,2013年至2014年度,我国住房投资投机全面退潮,商品住宅首现过剩。城市间市场分化加剧,一线城市回落幅度最大,土地市场整体下行,区域差异愈加显著。 同时,绿皮书预测,2015年全球住房市场将受益于经济复苏而持续增长,但是发展的不平衡将加剧。我国一、二线城市房价将继续下滑,三、四线城市房价将稳中有降,一线城市住房市场预计2015年下半年复苏。 报告指出,未来住房市场将进入中速增长的常态,2015年的住房市场走势:整体延续衰退,一、二线城市2015年下半年复苏,三、四线城市2016年下半年复苏。 2014年四季度住房市场的销售总量和价格有所回升。绿皮书预测,2015年住房销售量价回升幅度不会太大。短期波动周期由衰退转向复苏,中长期波动周期仍处在衰退调整中。一、二季度市场需求不振,开发商以价换量,市场将继续走弱。三季度以后,一、二线城市有望逐渐转暖回升,三、四线城市将继续面临调整,整个调整将在2015年难以走向复苏。但是,住房租赁市场表现相对温和增长。 土地市场方面,开发商资金缓解购地意愿有所增强,地方政府积极作为,一、二线城市土地市场2014年四季度逐步好转,三、四线城市前期供地过多,市场复苏将延至2015年下半年。 住房绿皮书指出,2014年住房投资投机全面退潮,大中城市房价由全线上涨到普遍下跌;商品住宅进入相对过剩阶段,成交量萎缩,库存水平攀升。 从住房价格来看,2014年1月至9月85个重点城市住房平均价格为7484元/平方米,同比下降0.98%,大于全国降幅(-0.6%)0.38个百分点,增幅较上年同期下降9.4个百分点。其中,一线城市住房价格为16923元/平方米,同比下降1.2%,较上年同期下降14.7个百分点;二线城市住房价格为7077元/平方米,同比下降0.3%,较上年同期下降8.6个百分点;三、四线城市住房价格为6079元/平方米,同比上涨2.3%,增幅较上年同期回落3.9个百分点。 住房绿皮书指出,从2013年第四季度以来相对萧条的住房市场使得买卖市场的总体交易量下降,并且房价下降的预期依然强烈,市场观望情绪浓郁,由购转租的需求量增加导致租赁市场开始活跃。同时,由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吸引了大量农村人口和外来人口,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租房群体;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等导致了低价租赁住房市场的逐步萎缩,客观上导致了住房租赁价格的逐步攀升。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4年9月居民消费价格变动情况显示,全国居民住房租金价格已经出现连续57个月上涨。与2013年9月相比上涨2.6%,与2014年8月相比上涨0.1%。租房者面临更为严峻的租房形势,租房支出的不断上升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租房者的生活负担。 与全国住房租赁价格连续57个月上涨不同,十大城市特别是一线城市的住房租赁价格甚至出现小幅回落。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4年9月十大城市的住房租赁价格指数除天津出现小幅上涨外,其他九个城市均出现小幅下跌或持平的现象。 本报综合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