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泽森 外公生前是一位木匠,那些年,木匠在乡村是一种受人尊敬的职业。既不用下田干活,又能挣很高的工分。因此,每逢放假,父母就把我送到外公的木匠铺里学技术。 外公吩咐我用锯子截木料。我发现他自己截的木料上只有一条线,而给我的木料上都是两条线,他让我以外面那条线为标准。外公说:“你刚学会用锯子,往往把握不准,怕你把木料截短,所以给你在标准线外一公分的地方再画一条线,里面那条标准线是我用的。”“那我截出来的木料不都长了吗?”我又问。外公笑笑说:“长木匠,短铁匠嘛。”见我茫然,外公解释说:“做木工,木料长了可以割去,但如果短了,哪怕只差很少一点,也没办法解决,所以木工下料都留有余地。铁匠就不同了,铁料短点,用大锤几下子就能敲出来。” 尽管由于种种原因,我后来没有当成木匠,但“长木匠,短铁匠”这个道理却永远印在我的脑海里。 其实,仔细想想,“长木匠,短铁匠”的道理不光对于手艺人有用,对当今职场中的我们也有很好的启示:为人处事要为自己和别人多留一些余地。话不可说满,事不可做绝。只有这样,自己才能行动自如,别人也会更加自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