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刚
起初以为曹文轩的《草房子》,是一个有些教育意义的儿童故事,直到我捧书在手后,只看了短短的几个段落,被文章的纯美语言惊艳到,“秋天的白云,温柔如絮,悠悠远去;梧桐的枯叶,正在秋风里忽闪忽闪地飘落。这个男孩桑桑,忽然觉得自己想哭,于是就小声地呜咽起来。”饱满情愫又清新洁净的文字,撩拨着人不觉间除去鞋袜,挽起裤脚,踏足其中,逆流而上,引导着你走向自己的童年回忆。 《草房子》记述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的六年小学生涯。一望无际的芦苇荡,静静的大河,古朴神秘的油麻地,发生着一个又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顽皮、聪明的桑桑,孤单又满是自信的陆鹤,勇敢坚强的杜小康,善良、令人爱怜的纸月……他们鲜活地走到你的面前,叫人时常沉浸在他们的故事里,无法自拔。 当读到桑桑把碗柜改造成鸽子的高级别墅和把蚊帐做成渔网捞鱼时,我们好似也想起了自己童年时的荒唐与好笑,乐趣与欢喜。当桑桑被诊断为绝症时,我也绝望了,但在这期间发生的一切,都无不令人唏嘘感叹,感人肺腑,让桑桑看到了这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那就是人与人之间最纯朴最善良的真情与关爱。 文章的最后,桑桑考上了初中,在油麻地小学做校长的父亲也升任了初中校长,桑桑同父亲一起离开了油麻地小学,离开了油麻地的乡亲和伙伴们,在以后的日子,他们走过了岁月,走过了山河。正如曹文轩先生所说:也许,我们谁也无法走出自己的童年……童年,是我们最怀念的时代,有着我们最深刻的记忆,它就像河的源头,山的根基,路的起点,是我们出发的地方。桑桑的身上有着我们童年的影子,也有着我们童年的幻想、欢乐和忧伤。 有一种书,须净手焚香,除去浮躁,静下心气,方可去细细研读,慢慢领略;也有一种书,如《草房子》这般,在心浮气躁,心不在焉中,读着读着,就能令人静下心气,沉浸其中,物我两忘。阅读的快乐,童年的回忆,内心的安宁,思想的净化就仿佛春天的霏霏细雨把你的精神世界浸润得清新而又洁净,它不仅仅会让一个少年开卷有益,受益匪浅,更是让一个成年人读后也会掩卷长思,所悟良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