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心悦诚评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牢记嘱托走在前 勇担使命开新局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诗的读与写
那些曾经的少年
这几首诗 道尽母亲的辛劳
访石琴山房
2022年06月0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访石琴山房
  辛家慧抚琴



□辛家慧
  一日得闲,访石琴山房主人。至山房,似陶渊明《饮酒》诗中情境,门外闹市,而此独辟天地,如仙境。先生盛情款待,甚欢。酒罢,抚琴曲,不觉泪沾衣襟,作小诗为记。
  石琴尤在耶?岂易入深山。
  闹市有仙房,遥遥一水间。
  君不见,高楼广厦虽千间,几人内心通自然?君不见,满目琐事绕指尖,回环辗转磨心弦。复问能静否?何处得悠然。一曲通“阳关”,“三叠”去心烦。
  吟猱抹挑勾半扶①,跪指摘打掩双弹。忽脱俗气恍隔世,复归平静近天然。
  岂不闻,好友长途越关津,一去惆怅役此身②。岂不闻,杯酒未饮心先醇,两地相思入梦频。楚天湘水隔远滨,静待鲤鱼传此心③。
  一曲奏罢惆怅转,四座寂然惟余音。
  缓目相望崔兄处,铅泪纵横已沾襟。
  五十五年初闻罢,岂如久旱逢甘霖。
  吾闻此曲已悲切,又见心弦复伤心。
  久在樊笼缠琐事,常于俗处染积尘。
  今日听得琴音曲,长空一洗了无痕。
  满目青翠身轻健,且如樊鸟入旧林。
  高鸣一声排忧气,低转百回苦思寻。
  此音听罢出门去,了却清心入凡尘。
  注释:①古琴指法。②古琴曲中表现送别场景。③“鲤鱼传书”的故事,发生在汉朝。有一首汉乐府诗这样写:“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长相思,下言加餐饭。”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