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最美仙女”美在人情味
“惊吓交通事故”真的挺荒唐
打击网上违法“缺少法律依据”吗
“央视马赛克”何以成了“焦点网谈”
假期“宅童”现象该重视一下了
开发旅游景点不能“有奶便是娘”
2011年08月2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央视马赛克”何以成了“焦点网谈”



  □司马童 

  央视《焦点访谈》8月16日播出一档“‘脊梁奖’戳了谁的脊梁”的节目。采访民政局官员时,在其手腕部位打马赛克,网友猜测遮住的可能是名表等物品。主持人敬一丹回应称,遮挡的是衣服商标。敬一丹还贴出原视频截图,照片显示遮挡部位无任何饰品。     (8月18日《京华时报》)
  《焦点访谈》出现的马赛克,成了公众热议的“焦点网谈”,这倒是桩新鲜事。不过,可能跟不少观众一样,既然著名主持人敬一丹出面释疑了,对于这个打在受访官员手腕上的马赛克,纯粹只是为了“遮广告”的说法,我反正是信了。
  为什么很多人会把电视节目中的“滤广告”,猜测成受访官员是不是戴了名表或名首饰?道理十分简单,南京曾有一名官员,仅仅因为开会时戴了耀眼名表、放着极品香烟的照片曝光,结果成了网民聚焦的“热点人物”,很快竟然又“查出有事”而翻身落马。自此以后,各地许多官员或为避嫌,或为其它考虑,反正旁若无人、高调享受的奢华作派,确实顿时纷纷收敛。
  由此可见,《焦点访谈》的马赛克引来诸多疑虑,倒不是说“被马赛克”的受访者值得怀疑,而是人们因此隐隐生疑:一些媒体在节目制作的过程当中,会不会自以为是,自作聪明,提前把某些容易引发公众争议和热议的画面,来个有意模糊或过滤?尽管,“央视马赛克”已被证实,绝无那种“掩盖式保护”的存在,但从中确也提醒了有关媒体——新闻传播无小事,处处都得细思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