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遇哲
近日,“福建莆田将投巨资修复北宋权相蔡京墓”成为网上热议的焦点话题。莆田市仙游县枫亭文化研究会负责人郑秋鉴称,研究会之所以要帮助重修蔡京墓,是为了文物价值,并不关心蔡京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莆田市仙游县枫亭镇副镇长陈良红向记者证实,目前政府出面征地近三十亩作为蔡京墓用地。 (8月19日中国之声) 蔡京何许人也?百度百科给出的介绍是“蔡京,北宋权相之一,书法家,以贪渎闻名”。热播剧《新水浒传》“智取生辰纲”剧集刚刚播过,晁盖、吴用等智取的“生辰纲”——十万贯金珠宝贝玩器等物,就是梁中书打算给丈人蔡京庆生辰的礼物。作为历史上著名的奸相,蔡京的种种卑劣行径,使北宋政治腐败到了极点,用著名历史教师袁腾飞的话来说就是“骨朽人间骂未消”。为这样的人修墓自然会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网络上,有人半调侃半忧虑地说: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重修秦桧墓、汪精卫墓都指日可待了。 面对质疑,莆田市仙游县枫亭文化研究会负责人郑秋鉴认为,重修蔡京墓,是为了文物价值,与蔡京是忠臣还是奸臣无关。诚然,从辩证历史观看,蔡京支持过王安石变法,对教育和科技等方面做出了比较重要的改革,同时,他还是著名的书法家,一度位居宋代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之列。不过,研究蔡京的历史问题和书法特点,大可在学术界进行,重塑墓所开发旅游则与学术太远,与炒作太近。 一个人的道德污点,不可能也不应该用别的方面成绩来掩盖。比如,因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岳飞而遗臭万年的秦桧,虽是佞臣,却诗文天下,颇擅笔翰。即使如此,秦氏后人还是自叹“人自宋后愧姓秦”。事实上,北宋后来的人就不愿意再说蔡京是一位大书法家,而将“蔡”的位置转给了另一位书法家蔡襄。倘若1000年后的今天,我们又将蔡京从历史的故纸堆里淘出来,涂脂抹粉,顶礼膜拜,岂不是要被古人耻笑? 扯掉“文物价值”的幌子,仙游县枫亭镇副镇长陈良红此前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倒是说了一句大实话:“不管蔡京曾经如何声名狼藉,至少他是历史名人,名人具有名人效应,把他的陵墓打造成文化旅游景点,有利于促进莆田旅游产业经济的发展。”呜呼,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已经到了“有奶便是娘”的地步。从河南项城重修袁世凯故居,到多地争夺“西门庆故里”,再到方正县为侵华日军立碑,是非观念和价值底线在利益冲动前轰然倒下,不分香臭的骨子里丝毫没有了道德血液。当地方政府被利益冲昏头脑,谁来帮他们醍醐灌顶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