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堂吉伟德
伴随着“忽忽忽”的声音,锋利坚韧的“机械手”毫不犹豫伸向下方的黑色奔驰,刺穿车身,砸破玻璃,随即将整个车子压扁……9月22日中国城市无车日即将来临之际,“中国首善”陈光标又火了一把。他还建议提高油价50%,提高停车费等,这更是引来不小的争议。 (本报今日A12版) 疯狂未必是心性使然,或许本身源于一种利益诉求。陈光标的举动,每每超过常规,在这个慈善匮乏的时代,不像是一种维护,更像一种伤害。砸奔驰,倡“高油价”,你无法理解其是理性还浮躁,当一个人在看似光鲜的口号下,总是行着超越常规的举动,那么其目的就值得怀疑。这一次,砸奔驰,陈光标玩得很惬意,但释放的信号却不积极。 砸奔驰是富人的运动,因为这对于穷人来说,太过奢侈。有人说,这种方式太极端,甚至有一些自私。这种点评极其到位,倡导某种理念,并不需要用破坏的方式,砸坏一辆车让其毫无价值,跟将其出售换钱贴补穷人,或者用于环保事业,两者之间谁更有意义?至于提高油价50%的论调,更像是一种无知的表达。燃油的作用不仅仅在于满足私人小汽车的需要,物流和日常用度同样不可或缺,在石油产业维系一个产业群的时候,油价的上涨则意味着所有物价将跟着疯涨。况且,对于富人和公务用车来说,油价再高对他们来说都没有影响,而最终受害的不过是普通群众。 用富人的思维去推行自我价值观,则会完全漠视穷人的感受,这样的做法很不厚道。自己已经享受够了,却让那些拼命奋斗者不要去享受,这难道不是一种自私?一个天天吃大鱼大肉的人,偶尔吃一次清淡食物,就给那些天天喝稀饭、吃泡菜、无比渴望吃鱼肉的人灌输吃鱼肉的害处,这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理念宣传,实为人格异化的表现。 时无英雄,让竖子成名。陈光标就像“慈善界的任志强”,究竟是时代早就了他,还是他迎合了这个时代?让人倍感不解的是,有点言行分裂的陈光标居然成了时下的弄潮儿,“中国首善”的名头,更像对时下慈善悲凉现实的讽喻。偏执而疯狂的陈光标成了时尚和需求,这同样证明整个社会形态已经异化。 陈光标夸张、另类的“暴力慈善”,其实是社会浮躁的个体表达。将砸车的陈光标与唱歌的郭美美相比,很多人在情感上未必接受。但两者相似度如此之高,其实因为践行的是共同准则。当作秀、表演成为获取个人资本的一种途径,无论是爱心还是慈善都可能成为借用的马甲。社会的悲哀在于,我们没有反思这种行为的正当性,反而成为制造温床的因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