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庆伟
网友“兔爸”9月13日东方论坛发帖,开价15万寻“能人”,帮南京一女公务员调到宁波。(9月17日《扬子晚报》) 挺佩服这位叫“兔爸”的网民的勇气,敢于公开悬赏,找“能人”为其朋友的老婆调动工作。可他恰恰忘记了,当前社会中所谓的“能人”,所谓的“关系”,生存空间仅限于“背后”“地下”,摆不上桌面,见不得光。如此以来,依我来看,这事办不成。因为“能人”想办也不敢办,不会为了15万元就把自己放在刀尖上。 其实,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知道当前社会的潜规则,办不了的事找对了人就能办,办不成的事使上银子就成了。我们都曾是“能人”的受害者和受益者。有些人乐此不疲,更有甚者,以能办什么事,能办成什么事而自豪。但更多的老百姓却是无奈之举,欲罢不能。“能人”游离于法律法规空隙,善打擦边球,会使绊马索,能量之大让我们望尘莫及。 “能人现象”反映出政府依法行政的漏洞。当“托关系、走后门”成为处理问题的一种常态,便会成就更多的贪官。当“找人吗”成为我们考虑问题的惯性思维,便是政府依法行政的悲哀。之所以出现“能人”现象,首先在于政府的法治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备,让一部分投机分子钻了空子。但更重要的是,部分手中有权的官员不走正道、不学好,把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资本,故意当歪嘴的和尚,把好经念歪了,给了“能人”丰富的营养,成为腐败现象的共生体。当正常的事不正常了,不正常的事正常了,伤的是老百姓的感情,害的是政府的公信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