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推动文化大发展
 
标题导航
逼差生测智商,谁制造的荒唐
莫让“低级错误”酿成重大事故
被困井下的人中有没有矿领导
拒载受伤民警又让冷漠升级
瘦身钢筋供销两旺监管部门咋不脸红
请给青年农民一个回家种地的理由
2011年10月3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拒载受伤民警又让冷漠升级



  陈尧 

  近日,杭州民警周益斌在抓捕逃犯过程中,身中数刀,将嫌疑人成功上铐,在数辆出租车都不肯停的情况下,一名路过的环卫工人挺身相助,用电动车载民警送医。医院立即对周益斌进行了手术,仅面部就缝了10多针。        (本报今日A22版)
  “小悦悦”事件不仅引发轩然大波,而且逼使人们进行了深度反思。遗憾的是,小悦悦刚走,类似一幕就再次发生到受伤民警身上,差异只在于,18位冷漠路人变成了一些“拒载”的出租车司机,年近6旬的陈贤妹变成了48岁的环卫工龚德权。
  理性地看,这些出租车司机之所以拒载,或许是因为英雄民警周益斌没有穿制服,抑或是因为浑身是血的周益斌让他们感到害怕、恐惧,怕招惹是非。不过,出租车不得随意拒载是一个基本常识,何况面对的是一位亟需救治的伤者。
  人民警察肩负着神圣的职责,在力所能及范围内支持民警执勤执法履行职责,未尝不是支持正义。反之,冷漠看待民警的英勇行为以及受伤的民警,无异于变相纵容违法犯罪行为,只会让民警流血又流泪,让正义窒息,让犯罪分子“偷着乐”。如此,最后损害的必然是社会正义和良好社会风气,同时致使我们每一个人都成为潜在的受害者,成为另一个“小悦悦”。
  动辄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别人指手画脚固然令人讨厌,但是,道德的贫困是最大的贫困。当我们在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之前,有必要先扪心自问。从我做起,从举手之劳做起,想必所谓的“群体性冷漠”将渐行渐远,而救死扶伤等社会公德将蔚然成风。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