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苑广阔 都说打架一时爽,很多人只为了逞一时口舌之快,抄起身边的“家伙”不顾后果地就“大干一场”,可是你想过打一次架需要多大的代价和成本吗?各地警察局纷纷开始算账,虽然算法略有不同,但是结果基本一致,普普通通打一次架仅经济成本就要数千元。 (本报今日A24版) 按照警方的计算,“打架成本”分为两块:一块是直接成本,包括5到10天的拘留,加上500到1000元的罚款,再加上至少1000元的医药费;一块是附加成本,包括心情低落郁闷、名誉形象受损导致工作学习和生活蒙受更大损失等等。这样的“打架成本”计算,还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以笔者的看法,虽然给打架算经济成本的做法比较另类,但这其实是对公众的一个善意提醒,值得肯定。按照警方的统计,多数人的打架斗殴行为,都是冲动的结果,而人在冲动的时候,往往不考虑后果,只图一时痛快。但是等冲动过后,绝大多数人都会为付出的代价和成本懊悔不已。 警方公布的这个“打架成本”,主要目的就是从经济的角度让人们明白冲动的代价有多大,成本有多高。如此一来,在公众再遇到矛盾、纠纷和争执的时候,在动手之前能从心里做一番计算和衡量,明白如果发生了打架斗殴行为,自己将要付出多大的经济代价,从而控制自己的冲动情绪,约束自己的行为。 “打架成本”虽然不能完全避免打架的行为,但是这种从经济学角度解读公民社会行为的做法,无疑是很有积极意义的。对于很多人而言,在头脑发热的情况下,或者是自恃身强体壮,能够在争斗中占据上风,随便一点小纠纷和小矛盾,也会导致大打出手,酿成严重的后果。但是一旦在他面前掰指头算算打架可能要付出的代价,往往就能让他发热的头脑冷静下来,把挥出的拳头收回来。 警方面对公众晒“打架成本”的做法,既是一种普法教育,也是一种执法智慧。很显然,这种旨在互动和参与的宣传方式,比警方过去单纯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所谓“打架成本”,也许不会那么精准,但是站在公众的角度,还是应该充分理解警方的善意,在自己面临冲动的时候,不妨在心里好好来一番“成本核算”,看看自己是否愿意为了解解气,就付出如此大的经济代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