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焦点
 
标题导航
“小康县”主动返贫,不只是脸皮厚
法律理应成为见义勇为者的坚实后盾
“黑户村”要回归社会,政府必须“现身”
“体验”环卫工疾苦不如释放心底善意
官员违规驾驶须制度“虎口拔牙”
“国家秘密”怎成污染遮羞布
2013年02月2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家秘密”怎成污染遮羞布



  □范子军 

  2月24日,北京律师董正伟收到了环保部的政府信息公开告知书。但令他失望的是,对于他所提出的请求环保部公开“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方法和数据信息”的申请,环保部以“国家秘密”为由拒绝公开。 (本报今日A21版)
  以“国家秘密”为藉口,拒绝公开详细的污染数据信息,或许害怕公布详情会暴露执法工作中的不足和缺陷,遭至民众对自身不作为或作为不力的不满;也不排除担心引发老百姓恐慌情绪,影响社会稳定方面的考量。但土壤污染信息,算不算“国家秘密”,显然不是个问题,只能让大家进一步质疑,这是拿“国家秘密”作遮羞布,或是“拉大旗作虎皮”,抵制舆论监督、掩饰、搪塞责任而已。
  环保遮羞,发展受伤,群众受苦。试图拿“国家秘密”让公众蒙在鼓里,不但显得很天真,而且只会加深人们对土地污染状况的焦虑,甚而还会变相纵容环保违法行为。对环境污染问题,环保部门何必遮遮掩掩、讳莫如深,倒不如顺应民意亮家底,以环境信息公开为契机,增进全民环保共识,努力促成环保工作实质性的改观。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