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冰洁 内地落后或者后发展地区在职工待遇、人文关怀等方面远不如沿海和发达地区完善和优越,是孝感用工荒的根源所在。只有当地政府和企业提高务工者待遇,恪守诚信,才能在新一轮“抢工”大潮中赢得竞争。否则,再亲情的书信也只能一场作秀。 2月18日,湖北省孝感市委书记陶宏和孝感市市长滕刚,在《孝感日报》头版上“致外出务工朋友们的一封信”,挽留外出务工人员在家乡就业、创业。 (2月26日《长江商报》) 书记市长公开写信挽留外出务工者,是一张温馨的招工牌。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书记市长对当地企业招工的格外关注,并乐于用自己的方式关心企业招工,也算是对务工人员的一份关心,希望他们在“家门口”打工,既能缓解当地企业招工难,又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不过,对外出务工人员而言,他们更希望有一份理想的收入,能够养家糊口,更希望有一个人性化的工作环境。 随着“用工荒”的到来,沿海和发达地区的企业越来越认识到“企业的最大资产就是人”这一发展壮大秘诀,沿海和发达地区的企业招工越来越重视如何挽留人才。不单是给员工加薪,还注重人文关怀,不断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福利,有不少公司还根据员工的工作年限和贡献大小,给员工派出公司的股份,有的公司年终给员工父母发奖金、发“孝金”,有的公司给父母买养老保险,为了留住人才大打亲情牌。 内地企业招工虽然有自身的优势,比如离家近,挣钱和顾家可以做到两不误,但是激烈的招工竞争当中,面对沿海和发达地区诱人的招工条件,书记市长公开写一封信恐怕难以奏效。 与此同时,内地落后或者后发展地区在职工待遇、人文关怀等方面远不如沿海和发达地区完善和优越,是当地用工荒的根源所在。当地政府和企业要想挽留劳动者,必须开出同等优惠的用工条件和同等优厚的福利待遇。 不过,笔者认为,最给力的办法是大刀阔斧的改革。一者,除祛落后的行政制度,给企业松绑,给企业让利减税,放活企业,让企业大发展,并激励企业不断改善员工的福利待遇、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二者,政府还要信守承诺,出台的政策要法制化,给老百姓吃一颗定心丸,避免人易事移,避免老百姓因担心出现“烂尾”而“集体下跪”的事件。同时,要积极推出让务工者享受与城镇居民一样的就业、就医、社保和子女入托、就学等待遇的相关政策。 发展一方经济,造福当地百姓,既是政府责任也是民之诉求。面对如此相向而行、互利互惠的共富目标,只要当地政府和企业抓住优势,恪守诚信,营造环境,扬长克短,完全可以在新一轮“抢工”大潮中,抢得先机,赢得竞争。 书记市长如果解决不好这些问题,再亲情的书信也只能一场作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