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致信挽留务工者,别成一场作秀
正视女主角撤诉传闻的民意之忧□木须虫 
叫停期中考试,不等同于“减负”□刘英团 
速成鸡无罪折射监管长期滞后□毕晓哲 
开豪车献爱心被批其实是善意的提醒□苑广阔 
追责“豆腐路”不能打“豆腐拳”□林萧 
2013年02月2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正视女主角撤诉传闻的民意之忧□木须虫 



  几天来传得沸沸扬扬的李双江之子李天一涉嫌轮奸案25日再起波澜,一则“女主角撤销控诉,已达成和解意向”的微博在网上得到广泛传播。记者25日晚就此事进行求证,据可靠消息显示,警方目前尚未接到双方达成和解的消息。    (2月26日《北京晨报》)
  “李天一案”性质恶劣无须多言,引发的社会反思也是多角度的,如“星二代”之类“拼爹”的骄横,大抵终究是社会公平正义之于家庭教育的影响。教育抑制不住作恶的底线,社会公平便成了最现实的考验。李天一案未有定论之前,只能是涉嫌,虽然事实的只有一个,但认定事实依靠的是证据,这个过程中影响的因素赋予了很多的不确定性。
  因此,关注“李天一案”进展,自然不免多种揣测,在网络时代又难免不会传言四起。从司法实践的角度而言,刑事案件属公诉案件,当事人撤销控诉不符合程序,并且刑事案件也不存在和解制度,这样的传言显然缺少常识与逻辑。但是,案件走向事实澄清的反面未必不会存在现实可能。比如,有律师称,“假如公安机关经过调查,发现李某的强奸事实不存在,或者女方改口说自己是自愿的,那么李某将被无罪释放”。
  显然,任何有利于李天一从轻处理的都是公众不愿意看到的。虽然,这里有先入为主的感性认识所左右,缺少应有的理性,然而一边倒的担忧,无疑承载着司法公正渴求的心理趋同。“富二代”、“官二代”之类称谓的出现,从某种意义上潜在着权益对抗的语境,背后有着难以言明的弱势自危心理。因而,“李天一案”已然超出个案的特征,何去何从,事实关系到社会普通群体心理最脆弱、最敏感的那部分神经。
  在真相只有一个的情况下,如何能让案件在法律的框架内,事实求实加以解决,显得尤为关键。而这些,既取决于司法部门能否严格遵循法律的程序与制度,杜绝各种人为干扰,又决定于女主角及其亲属能否顶住多种压力和可能存在的诱惑,守住公正抗争的底线。不管如何,公正妥协于利益,都将是一种有悲哀。
  尽管“李天一案”再起波澜,传言有误导舆论的嫌疑,但是于其中的民意隐忧应予以相应的正视。舆论倒逼的目的终究只是期待与推进公正,这是网络时代弱势自危心理下,普通群体唯一能做的。当财富与地位有助于为恶之时,公正公平底线能否守住,事实上并不在于“爹”的能量,看在还是权力与权益的社会良心。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