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重点新闻
 
标题导航
倒打一耙的假孕妇你羞不羞
珍惜学生生命就得敬畏办学规律□新华社记者 鹿永建 
明星宣传片难摘城市“黑帽子”□毕晓哲 
代写作业实为“成长替代”的写照□木须虫 
镉超标的大米何以横行于市□堂吉伟德 
80万份保单泄露不能轻易画句号□王攀 
2013年02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珍惜学生生命就得敬畏办学规律□新华社记者 鹿永建 



  据湖北老河口市官方最新公布,经初步调查,27日早上6时15分,该市薛集镇秦集小学学生上早自习时,因宿舍一楼大门未及时打开,学生之间互相拥挤发生踩踏,造成11名学生受伤。其中,4名学生经抢救无效死亡、7名伤者正在医院救治。
            (本报今日A18版)
  血的教训再度引起人们对校园安全的重视。事故发生几个小时后,当地教育局发布紧急通知,要求严防校园踩踏事故,全面加强学校安全管理。严防再次发生事故当然十分必要,绷紧安全管理之弦更应是学校管理基本之责任,对于事故相关责任人依法追究也是应有之义。但是要杜绝此类事故再次发生,必须对众多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安全情况有清醒认识,找到根本问题加以解决。
  目前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还有不少现实问题,其一是农村学校寄宿生大量增加,但办学条件跟不上;其二是学校大班额问题突出,教育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甚至带来安全隐患。秦集小学就是典型代表,52个人的大班额和1比30的师生比例,对老师造成沉重压力。500名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住在由教室改成的宿舍,每间30人,给学校管理带来的难度更是不言而喻。
  事故发生时,学生们挤在宿舍铁门处却没有人开门,是事故的直接诱因,背后是长期潜伏的隐患和对于学生成长发育规律的忽视。让学校成为最安全的地方,这是社会各界的心愿,也是各级政府努力的方向。只有符合办学规律的学校,才可能办出真正安全的学校。教育部近日表示,201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布局调整的意见后,有效遏制了一些地方盲目撤并学校,这就是敬畏规律的表现。
  秦集小学踩踏事故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小学寄宿制教育在管理上存在安全隐患,为此在停止撤点并校的基础上,应当创造条件恢复部分农村小学
,让孩子们能够就近入学,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现有寄宿制小学应当通过家长广泛参与,化解学校管理人员不足等问题。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以尊重教育规律之力,让更多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