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湖北老河口市官方最新公布,经初步调查,27日早上6时15分,该市薛集镇秦集小学学生上早自习时,因宿舍一楼大门未及时打开,学生之间互相拥挤发生踩踏,造成11名学生受伤。其中,4名学生经抢救无效死亡、7名伤者正在医院救治。 (本报今日A18版) 血的教训再度引起人们对校园安全的重视。事故发生几个小时后,当地教育局发布紧急通知,要求严防校园踩踏事故,全面加强学校安全管理。严防再次发生事故当然十分必要,绷紧安全管理之弦更应是学校管理基本之责任,对于事故相关责任人依法追究也是应有之义。但是要杜绝此类事故再次发生,必须对众多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安全情况有清醒认识,找到根本问题加以解决。 目前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还有不少现实问题,其一是农村学校寄宿生大量增加,但办学条件跟不上;其二是学校大班额问题突出,教育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甚至带来安全隐患。秦集小学就是典型代表,52个人的大班额和1比30的师生比例,对老师造成沉重压力。500名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住在由教室改成的宿舍,每间30人,给学校管理带来的难度更是不言而喻。 事故发生时,学生们挤在宿舍铁门处却没有人开门,是事故的直接诱因,背后是长期潜伏的隐患和对于学生成长发育规律的忽视。让学校成为最安全的地方,这是社会各界的心愿,也是各级政府努力的方向。只有符合办学规律的学校,才可能办出真正安全的学校。教育部近日表示,201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布局调整的意见后,有效遏制了一些地方盲目撤并学校,这就是敬畏规律的表现。 秦集小学踩踏事故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小学寄宿制教育在管理上存在安全隐患,为此在停止撤点并校的基础上,应当创造条件恢复部分农村小学 ,让孩子们能够就近入学,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现有寄宿制小学应当通过家长广泛参与,化解学校管理人员不足等问题。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以尊重教育规律之力,让更多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