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日报》8月7日刊登刘庆传的文章说,纵观时下的一些“履职承诺”,要么声称要实现GDP两位数增长,要么放言要在区域竞争中进若干位次,以GDP论英雄、按经济指标论成败的思维跃然纸上。 干部换届之年,往往也是投资冲动爆发之时,履职承诺激情澎湃,固然可贵,可是这种激情一旦和“只见数字不见人”的政绩观相结合,就可能倒过来强化政绩冲动,产生负面影响;也有的履职承诺,是上级要求做的,是上级按照自身争先进位的指标要求,给下级下达的“硬任务”、“死命令”。动辄要求新任下属承诺上多少个项目、实现两位数的增长,这样的担子,很容易压出不科学的发展方式。 不管是出于自身的政绩冲动,还是出于上级的施政要求,承诺一旦作出,就有践诺的压力和激励。当条件允许时又好又快固然没问题,而当条件不允许时,“没有条件也要上”的盲目发展就可能登场。为了兑现承诺、保证增速,面对一些本不该上的“三高”项目,就可能失去拒绝的勇气,转型升级就可能被放在一边,低水平发展的老路就可能回潮。结果,承诺非但没有成为科学发展的催化剂,反倒成了科学发展的绊脚索;承诺尽管倒逼了发展,但逼出来的不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而是盲目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