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理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理论
 
标题导航
化解社会矛盾要在源头治理上下功夫
人民民主大旗代表着公平和正义
加强社会管理不等于强化管理权力
警惕履职承诺成为科学发展的绊脚索
由孔子讨马看换届“人岗相适”
组工干部应多学这些可爱的人
批评显关爱
哲理漫画
昌乐行政服务大厅地税窗口创先争优提升服务质效
首届“国民休闲汇”潍坊人游临朐暑期大优惠
2011年08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组工干部应多学这些可爱的人



  ◎高志秀

  老党员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七·一前后,我们把走访建国前入党的老党员作为“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的重要内容。这些老党员对过去的深情铭刻、对当下的知足珍惜、对未来的信心满怀,时刻感动着我们,时间愈久,愈感受到他们的可爱,那种气质、思想和感情,那种境界、追求和心态,深深教育着我们、激励着我们。
  多学学他们对党信仰一辈子的坚定和执着。“从1942年当兵打鬼子起,就跟着党走,党指到哪里就打到哪里,从没掉过队”,92岁的老党员陈兴彦说。他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多次受伤,至今还有一颗子弹嵌在左肩的骨头里,60多年的伤病折磨丝毫没动摇过他的信念。李宗显,瘫痪在床多年,仍自觉坚持学习党的新理论、新思想,近两年光记学习笔记达9万多字。面对许多人的不解,他坚定地告诉我们:“我是党的一员,虽然身体不好,但脑子不能掉队,落后不是共产党员!”走访中,这样的感动还有很多,尽管他们经历不尽相同,但却有共同之处:一辈子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坚信党,热爱党,党性纯洁,思想上依然先进。组工干部要像他们那样坚定理想信念,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用实际行动展现,甘作革命的红砖,砌到楼顶不骄傲,垒入地基无怨言,压不垮、攻不破、志不渝,用一生兑现誓言,一辈子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和锐意进取的激情,在艰难困苦和挫折压力面前,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冲锋在前,永不退缩。
  多学学他们真情付出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听党的话,为群众做事,是本分。”84岁的陈秀桂说,她1946年入党,跟随八路军在后方抬担架、照顾伤员。1964年,她响应号召,满腔热血离开城市,回到农村,并在张路院村组建党支部,一干就是33年,时刻用行动影响和带动着身边的人。范夕安,退伍后在村里干了34年支部书记,上世纪80年代后期带领村民发展牛蒡、大姜种植,使小北洼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走访时他殷切地给我们提了三点要求:“对党忠诚,工作上进,生活知足”。“是党培养了我,给了我一切,我老了,去不了灾区,一点党费,这是我力所能及的。”86岁的老党员张殿奎动情地说,他离休后继续过着简朴的生活,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时分别交纳10000元、2000元、2000元的党费。虽然他们经历和境遇不同,但都有共同的一点,就是在党和人民需要时甘心舍弃、情愿奉献。组工干部要多学学他们灵魂的高度,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只要人民幸福,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时刻把党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眼睛向下看,身子俯下去,满怀真情地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热爱本职工作,倍加珍惜岗位,努力提高战斗力,多反省“我为组织作了什么”,少盘算“组织给了我什么”,听冲锋号角,顶上去不讲条件;追先进旗帜,干起来不打折扣。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以他人的成长进步为荣,有奉献精神,敢于牺牲个人利益,在平凡中坚持、在困顿中坚守、在繁杂中进取。
  多学他们心怀感恩乐观豁达的人生境界。“是战友用身子为我挡了子弹,我才活到现在,胜利了,还活着,很知足,每年组织上都给补贴,已经很照顾了,再也不能给组织添麻烦了”,当被问到对组织上还有什么要求时,84岁的唐念爱老人说。他参加过抗美援朝,负过伤,一直独居,多次拒绝搬进敬老院,一再说他自己能照顾自己,让其他更需要的人去。我们一进院子,郭显德老人动情地唱起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唱完后还一再给我们鞠躬,让所有在场的党员都为之动容。他们讲起过去,对自己的生死磨难、艰苦创业总是轻描淡写,对党的感恩却是发自肺腑、不吝言辞。每每想起这些可爱的老人,思想和心灵都会受到冲击、震撼和洗礼。组工干部要多学学他们的崇高境界和朴素追求,始终对党心怀感激、对事业心存敬畏、对生活心存感恩,以豁达的精神和超然的态度对待功劳、苦劳和疲劳。有功劳的时候不伸手,正确对待个人进退流转;把工作当作一种快乐的享受,有苦劳的时候不计较;有疲劳的时候不抱怨,任劳任怨,活出精彩。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进取心、敬业心和奉献心,用先进和优秀感恩党和人民。
  (作者系潍坊市坊子区委常委、组织部长)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